徐洪才点评:首批80个向社会资本开放项目公布
( 2014-05-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每日焦点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江国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1日公布了我国首批5大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的投资示范项目清单,包括北京地铁16号线、深圳地铁6号线、内蒙古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以及陕京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等80个项目。发展改革委要求努力把这些项目建成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营运的样板工程。
首批推出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涵盖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24项,3G和4G移动网络、大容量传输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民营企业宽带接入网、数据中心、移动虚拟运营试点项目,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36项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10个项目,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等8个项目方面。
发展改革委要求有关部门和国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及营运上述项目。
发展改革委在发给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各省份及计划单列市、中国铁路总公司,以及相关国有石油、电网、电信公司的通知中强调,80个项目中,对于已开工建设和基本明确投资者的项目,应加快建设营运进程,或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尽快形成示范效应。
发展改革委的通知强调,“对于尚未确定投资者的项目,应创造条件进一步落实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及营运,具备条件的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并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办理。有关项目业主要强化市场主体责任意识,依法经营,努力把项目建成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营运的样板工程。”
另外,对于80个项目之外的符合规划布局要求、有利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发展改革委要求有关部门、国企和各地“加快推进向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开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说,上述举措旨在打破国有资本垄断、向社会资本放开一些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项目,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进改革意义重大。不但利当前,又惠长远,有利于盘活民间资本存量,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基础设施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意义几何?
据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江国成 安蓓 郑晓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1日公布了我国首批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5大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的投资示范项目清单,全部80个项目。实施这些示范项目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有怎样的意义?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有利于扩内需,增供给,稳增长,激活企业的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工作的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说,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消费在居民收入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难以在短期内有较大提升;出口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尤其在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稳、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减弱情况下,也很难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因此,“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就是“稳投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推进80个示范项目将为稳增长带来新鲜活力。最近一个时期,地方经济竞争力有所下降,引入社会资本有利于扩大投资。
在谈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意义时,徐洪才表示,要激发市场投资活力,优化投资结构,就必须打破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的垄断,鼓励社会资本平等参与投资,可以盘活民间资本存量,激发市场投资活力。他认为这些示范项目有利于优化我国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并将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夯实基础。
专家认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此前存在“玻璃门”和“弹簧门”的油气管网和储气设施,有利于更好地加快我国的能源生产和供应,保障国计民生。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有关部门和国企要做好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宣传引导、服务监管工作,让社会资本愿进来、进得来、留得住、可流动。努力把示范项目建成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营运的样板工程。
评论